雷志伦博士是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(UPSI)幼儿教育组艺术与创意系的副教授,专长包括戏偶,戏剧教育与儿童剧。他在丹绒马林创办了酷偶屋,收藏各式各样身穿马来西亚民族服装的戏偶 — 让我们跟他一起,走进酷偶的世界。
Read more分类: 新常态
新常态直播最新资讯 >> 按此
艺文工作者的求生之道
艺文工作者常被想象成“不食人间烟火”,所受疫情影响“较为轻微”。这是事情的真相?在新常态里,艺文工作者的哪些谋生之道已被阻断?在某个应许之地,是不是有一或多扇新的窗户,正等待着被开启?
Read more诗无 Jidan – 线上吊花版
诗无Jidan线上版,诗人们透过屏幕为你展示起起落落波涛汹湧的诗句,解决你难以舒缓的僵硬…脑袋。为一首喜爱的诗吊花,多么有情操,讲出去也光荣。
Read more数码疫情双冲击 – 媒体人何去何从?
近年来,传统媒体遭遇数码的严峻挑战,读者流失,受众老化,广告收益递降,新冠疫情更是雪上加霜。在媒体浸濡多年的媒体人,要如何善用技能突围而出,继续为东家作出贡献,或另起炉灶?
Read more线上街唱:Vincent, Kido, Wee
街唱(busking)是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,在街边角落架起属于自己的舞台,自弹自唱。路人的一个微笑、一个眼神、一声鼓励、一杯饮料、一包食物、一个打赏、甚至一张名片,也许就足以让街唱者开怀一整天。在新常态里,街唱将以什么形式出现呢?
Read more线上学堂:停课不停学,可能吗?
学校实行在线学习后,老师、学生和家长都面临心态和角色的调整。老师摇身一变成为主播,家长从督促孩子课业变成临时导师。如何把握机缘鼓励孩子自动自发去探索知识?
Read more独中跨校线上修课:破坏式的创新?
疫假赶进度的线上教学,意外引发了跨校修课的讨论。老师可开放线上课室,让其他独中学生参加,选择全国最喜欢的老师上课。这突破了个别独中的实体和资源限制,影响无远弗届。
Read more斜杠青年:疫情前后的容身之地
被称为斜杠族的弹性就业青年,选择有多重职业及身份的生活,做自己感兴趣的事,从中赚取收入。这样的自由生活形态,在疫情前后产生什么样的变化?没有稳定职业,在新常态里是优势还是劣势?让我们来听听几位斜杠青年分享他们的经验。 嘉宾:许斗达、陈奕君、田欣颖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