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区

  • 北马散文

    安太岁的民间习俗

    by kflai

    杨觉昇 — 来到双溪大年百年古庙,方才知道,农历年初四都会有大量的信众到来‘安太岁’。据庙宇负责人说:每年都有四个生肖会‘犯太岁’,以及其他八个生肖只要是年龄刚好碰到是三岁、六岁于九岁者,也需要‘安太岁’。(内附多幅作者手绘)

  • 南马散文

    寻找天使

    by kflai

    蔡兴隆 — 终于认识慕名许久的曾志龙,脑麻马拉松跑者,刚刚从台湾跑回来,正计划用独立选手的资格,冲刺奥运参赛资格。他是我的同乡,比我年轻十岁,生命力之坚韧,不容小觑。

  • 南马散文

    冷港散记

    by kflai

    秋吟 —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踏树根的游戏,还有运动场上五颜六色的队旗,以及冰淇淋的铃声嬉闹声 。那些失落的影像、声音,还有庙里冉冉升起的烟味、祖母清香发油与手上水果的气味,农科换节到田里的脚步声,荷锄的哼哈声,运动场上的加油声……

  • 散文砂拉越

    血癌青年

    by kflai

    蓝海伦 — 因为陪着父亲化疗,一直在血液肿瘤科病房遇见的血癌青年,顶著光头、一身雪白的肌肤,经常独来独往,所以对他有深刻印象。有次看到他早上吃包,中午吃包,晚上又吃包(早上买的),没人探访他,於是把带来的香蕉、西瓜等食物和他分享。

  • 散文雪隆

    消声时代·乡土巡音

    by kflai

    跟随乡音考古工作者张吉安,拎着音箱,随着后巷老人的讲古和曲艺录音、一起重走茨厂街消失的原生态,去听“不见的老街”,回溯老街行脚的 “感怀之旅”。

  • 南马散文

    《鼓力》贺岁片

    by kflai

    小曼 — 一不小心,我竟成为一部贺岁微电影的”男主演”!2018年12月初,在新山的一家中资企业登门造访,提出要以二十四节令鼓为题材,拍一部贺岁微电影。我若没有异议,中国的导演及摄制团队在圣诞节前便将飞过来 …….

  • 散文霹雳

    和丰木屐老匠人

    by kflai

    黄晓瑾 — 除夕日,90岁的苏老先生独自在家,看见我们来买木屐非常欣喜,带我们参观工房。交谈中,能够感受到他非常以做木屐为傲,不久前才被电视台访问。小小简陋的木屐工房,淡淡清香的木屑味,时间仿佛定格了。(内含多张照片)

  • 南马散文

    轮胎老伯

    by kflai

    Ivan Lim — 麻坡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民俗文化,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行業, 各行业都有形成了独特、 精湛的老舊文化, 但近几十年,这些难以泯灭的美好记忆的老行业正在慢慢消失。 

  • 南马散文

    再好的鼓,都要有鼓棒才能敲响

    by kflai

    对于很多马来西亚的华人来说,二十四节令鼓是新年的一个重要仪式。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,1988年由二代华人陈再藩老师创立,融合了传统二十四节令、舞狮和书法等元素,体现了华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骄傲,2009年被评为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。

  • 北马散文

    我是半个大山脚人

    by kflai

    程丽芬 — 我的邻居,前后左右,都是潮州人,外子的兄弟姐妹,娶嫁全是潮州人,只有我是广东人,所幸外子是客家人,要不我真要被潮州话逼疯!一出门就听到 di diang,ku di kok,  da mi gai, thia bo,me me lai,……。 来到咖啡店就是kopi gao jia,gun zui sum,hiam tam bok ……。 初时听到八只耳朵,这好像来自月球的语言!

  • 南马散文

    我的光阴故事 ~ 哈芝马南

    by kflai

    张美莉 – 我从小生活在居銮的贫民区 ~ 哈芝马南 Haji Manan,直到中三学末。整个社区已拆毁多年,建筑起一排排没有特色的店屋。今天回神仔细回忆,才发现原来儿时的记忆清楚的烙印在脑海中。彷佛在记忆之流中,还清楚看到小时候的自己。

  • 东海岸散文

    点亮这条街

    by kflai

    词曲:洪维聪(内附视频)。洪维聪和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是”吉兰丹人吹水交流区” 脸书群组的管理员,现有会员超过4万3000人。去年开始,他们开始以群组名义在哥打峇鲁一条老街 “Baktiam” 办起夜市,并纳入文创活动。接下来的 “吹水文创夜市” 已敲定在2019年1月23-27日开市,并且获得八度空间的支持前来拍摄和主持游戏节目。